很久很久,一直被百慕大三角洲的失蹤之謎所困惑,被他離奇的傳說所吸引,好奇心促使我終于鼓起勇氣,想要去探一探那神秘的三角洲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臨出發前,我從網上看了好些個關于百慕大三角洲的電影,畫面中都是陰森森黑洞洞恐怖的場景,因此,我也做好了Missing在那不可知的漩渦中的一切準備,甚至向家人交待了可能遇有不測,人家那個蘇聯艦隊突然消失在百慕大三角洲而后出現在印度洋,我就不費那個事兒不去印度洋繞彎了,一百年后我直接從大西洋與加勒比海域穿越到太平洋來冒泡吧。
呵呵,笑談而已。
游走后感言:
哪有什么恐怖,白白驚嚇了那么多年!
那粉紅的沙灘、多彩的房屋、薈萃的植物、靜泊的船帆、隨處的高爾夫綠茵場,還有那圣喬治國王廣場上風趣的劇目,把游人逗得哈哈大笑不忍離去 ......
那是一個富庶而美麗的島嶼,那里不留我,只讓我當一個匆匆過客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前往百慕大,我走的是水路。抵達的當日,天公厚愛,一早, 火紅的太陽球越出海平面,朝霞滿天,呈現出一派好兆頭。
大西洋上風和日麗,百慕大明媚的陽光普照在身上,充滿了陽氣,讓我頓時困擾掃光光,游興百分百地倍兒增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一上車,這位外國爺叔開始研究起百慕大的地圖,他是否在憧憬著什么奇遇?
圖文/子涵
也許,根本不用什么攻略,跟著感覺走,就是最好的行徑路線。
大自然的美妙,時時刻刻在吸引著眼球。瞧!同行者晃動著腦袋,光顧著車窗外兩邊的景色,一會兒看左,一會兒顧右,忙得不亦樂乎。贊嘆聲此起彼伏,景色美得似乎不在人間,分明是踏入仙境哦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一間房,一坡花,一片海,閑看云淡風輕,足矣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一路美景相伴,來到了島嶼中部那高高聳起的白塔之下。
圖文/子涵
建立于1846年的吉布士山燈塔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鑄鐵燈塔,登上塔臺,可以俯瞰百慕大群島,盡收美景于眼皮底下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馬蹄灣的粉紅沙灘袒露著她的浪漫情懷。
圖文/子涵
來到了城市中心哈密爾頓。
哈密爾頓是現今百慕大的首府和主要港口,位于百慕大群島主島中部哈密爾頓港的北岸,十七世紀始有人定居,1897年建城,城市以當時的百慕大總督亨利·漢密爾頓爵士之名而命名,是百慕大第二大城,僅次于圣喬治鎮。
圖文/子涵
走在哈密爾頓的街上,被那多彩的房子吸睛,迎面又走來多彩的姑娘,悄悄地按了一下手機照相功能。百慕大的人口非裔占54.8%,白人占34.1%,混血人占6 .4%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在城市藝術中心前那張藝術長凳上小歇一會兒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在有限的時間里想看到多一些,總是步履匆匆不停步,朝前走。
圖文/子涵
百慕大Bermuda是歷史最悠久的英國海外領地,高高的飄著英國國旗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當地政府規定,所有的房子屋頂都要涂成白色的。
圖文/子涵
圣喬治鎮位于百慕大東北部的圣喬治島上,始建于1610年,有近400年的歷史,是百慕大最古老的城鎮,自1612年至1815年的二百多年間,一直是百慕大的首府。后來,首府才遷到百慕大中部的漢密爾頓。
圖文/子涵
圣喬治鎮的街巷不大,名頭可不小哦,2000年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》。
圖文/子涵
建于17世紀初的圣彼得教堂,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戴安娜王妃都造訪過的教堂。
圖文/子涵
鎮中心國王廣場的一側,匯豐銀行立在那里。
圖文/子涵
另一側,游人們被國王廣場上正在演繹的有趣劇目所吸引,發出一陣一陣的哄笑聲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“解救號”帆船的原形復制品停泊在水面上。據說莎士比亞著名的劇本《暴風雨》就取材于1610年“解救號”在百慕大附近海域救援“海洋冒險號”的傳奇故事。不過,我了解的不多,還得慢慢去考證。
圖文/子涵
1609年,從英國移民去美國的移民者船隊曾在圣凱瑟琳海灘擱淺,喬治.薩默斯船長率眾修好帆船繼續航行,演繹了一段佳話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就這樣,匆匆地飄過,留下了一串腳印。
我沒有失蹤,且以匆匆行走的節奏記下了這篇行文,雖然粗糙,但是,我來過了。
圖文/子涵
圖文/子涵
馬克吐溫有一句名言:“你們要去天堂你們自己去好了,我就留在百慕大”。
貼士
樂途旅游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:子涵 更新:2019.06.18
該靈感墻已存在
3條評論
0/140